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主题团课圆满落幕
2025-11-27 编辑:站点管理员 分类:校内新闻 浏览数:1


青春为帆担使命 踔厉奋进向未来


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,是民族复兴征程的先锋队。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与本质要求,将青春理想融入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壮阔伟业,以挺膺之姿扛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,近日,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开展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主题团课,高二各班团支书及入团积极分子全员参与,校团委副书记、高二(3)班团支书常一凡主持。

活动伊始,团委书记王颖老师致辞。她明确团课以“推动青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,以青春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能增效”为核心目的,强调这既是青年校准思想航向、锚定时代责任的关键契机,也是共青团组织以思想引领凝聚青年、以主题学习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实践,对在场同学寄予“学思用贯通、知信行统一”的殷切期望。

本次团课共设4课时,聚焦“中国式现代化”搭建多元学习维度。

高二(2)班团支书、校团委宣传部部长黄子萌以《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》为题,解析新征程的核心内涵与青年的使命坐标,不仅让“担当”从口号转化为清晰的行动方向,更帮助学子认清个人青春赛道与国家发展赛道的同频关系,明白每一份青年奋斗都将汇聚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。

高二(7)班团支书、校团委组织部部长陈端围绕《强国必先强军,军强才能国安》讲解,结合新时代国防建设的鲜活成就与国际形势,梳理国防安全与国家发展的深层逻辑,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“强军梦”是“中国梦”的坚强保障,进一步筑牢青年守护家国、捍卫民族尊严的责任意识。

高二(8)班团支书、校团委组织部部长周雨珊借《以春运为窗,探中国式现代化之路》分享,用春运里的归乡暖意、基建速度、民生保障等细节,生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本质特征,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感可知、可触可及,切实增强学子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同感与自豪感。

高二(3)班团支书、校团委副书记常一凡,高二(9)班团支书、校团委实践部部长张溪贝以《世界好,中国才会好;中国好,世界会更好》破题,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解读中国与世界的共生共荣关系,帮助学子跳出个体局限与地域视野,树立“胸怀天下、兼济众生”的青年格局,明晰中国青年在全球发展浪潮中应有的站位与作为。

四堂团课后,王颖老师作总结讲话。她高度肯定本次团课“高质量、高效、圆满”,既兼顾理论深度与青年认知温度,又通过多元视角帮助学子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;同时感谢参与组织、讲授的团干部,称赞他们用青年语言传递思想力量,展现了新时代共青团员的风采。她还寄语学子“学有所思、学有所用”,将团课所学转化为成长动力,并提醒入团积极分子重视后续考核,以实际行动向团组织靠拢,让团课所学成为成长指引。

此次主题团课不仅是思想的集中洗礼,更是青春的使命动员——它让“中国式现代化”成为青年触手可及的责任与可践行的行动方向。参与同学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团课为新起点,把所学所悟落在实处,以青春之我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挺膺担当,书写无愧于时代与国家的青春答卷。

 

团课学习感受精选:

高二3班团支部 李子康:

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,用技术创新助力国家发展。梦想中的未来中国,是科技引领全球的创新高地,高铁飞驰,新能源汽车穿梭,人工智能服务生活;是绿色宜居的美丽家园,蓝天碧水常驻,乡村振兴绘新卷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;更是人人享有幸福的温暖国度,教育公平,医疗完善,每个追梦人都能绽放光彩。在个人生活中,我希望深耕专业,攻克技术难题,在实现个人价值中为建设这样的中国添砖加瓦。

高二(13)班团支部 白昊麟

青春,是生命中最富活力的章节;中国梦,是民族复兴的伟大蓝图。二者交织,正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。

青年的脉搏,始终与祖国的命运同频共振。从“五四”的觉醒呐喊到建设年代的艰苦奋斗,青春力量始终是推动国家前行的蓬勃动力。今天,站在历史新起点,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舞台,也肩负着更沉甸甸的责任。“中国梦”并非遥远的宏愿,它体现在每一次技术攻关的专注中,蕴含在每一个乡村实践的脚印里,闪耀在每一份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间。

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,是青春最美的选择。当每一个“小我”的奋斗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,我们便不仅是梦想的寄托者,更是历史的创造者。以青春之我,建设青春之中国,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和声。

高二(10)班团支部 李嘉麒

国防乃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生存的必要之物。第一次世界大战,中国虽然是战胜国,但是因为国防弱小,在巴黎和会上,西方列强将山东划给日本,这充分体现了弱国无外交的残酷事实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在一次次的侵略反击战中,我们的人民军队得到了磨砺,在数十年的发展中,中国逐步提升了国际地位。与旧中国相比,新中国不仅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,还有强大的国防实力,也正因如此,我们才能守护好国家与人民的安全。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,历史告诫我们,只有军队强大、绝对对党忠诚,才能够保障人民与国家的安全。

高二(1)班团支部 樊易洋:

春运是一幅流动中国的生动画卷。铁轨上飞驰的复兴号,不仅是科技的飞跃,更是城乡发展的桥梁;候车室里,游子掌心的车票与云端数据交织,编织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温暖图景。

这场年度迁徙生动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:既要发展速度,也守护人文温度。当铁轨延伸至远方,却没有落下任何一个思乡的心灵;当数字技术赋能出行,仍为每个行囊保留应有的尊严——这便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动人的注脚。它让时代的洪流与个体的微光相互照亮,当千万个平凡梦想都能安然抵达,现代化才真正拥有了生命的温度。

高二(13)班团支部 赵凌昌

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的宏伟实践,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,这是独一无二的壮举。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,既带来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红利,也面临着资源分配、公共服务等挑战。

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让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。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共同富裕的稳步推进,从基础设施的全面覆盖到公共服务的持续优化,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兼顾规模与质量、效率与公平的道路。这一实践充分证明,人口规模大不是现代化的障碍,只要坚持正确方向、科学施策,就能转化为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。

高二(14)班团支部 秦浩瑞

春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缩影。80多亿人次迁徙彰显超强社会组织力:铁路网精密调度、数字票务高效运转,展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。车厢内,多民族文化交融:藏饰、苗歌与汉服共映,人人抱着对家乡的眷恋,织就民族和谐画卷。复兴号列车以350公里时速驰骋,5G全覆盖、智能温控等科技赋能,体现自主创新实力。这场流动盛宴,正书写着人口规模巨大、文化多元共进、科技引领发展的现代化篇章。

高二(5)班团支部 曹孟馨

“世界好中国才能好,中国好世界会更好”,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休戚与共的命运关联,是全球化时代的鲜明注脚。当今世界,各国早已在经济、科技、环境等领域深度交融,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。过去中国借助全球化浪潮实现快速发展,从引进来到走出去,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,世界为中国提供了广阔舞台。

而日益强盛的中国,正以实际行动回馈世界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架起国际合作的桥梁,助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;中国疫苗为全球抗疫注入暖流,绿色能源技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。面对气候变化、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,中国始终积极担当,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。

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,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。在这条互利共赢的道路上,中国将继续与世界携手,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 
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