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梦科学正当时
由北京市科协主办、左家庄街道团工委协办,联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开展的“科学种子追光季——科学家精神实践课程”正式启动。课程深度融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背景,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,兼顾思政教育内涵与科技教育实践,采用“1+3+1” 课程架构,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科学家精神,实现价值塑造、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,为培育兼具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的青少年筑牢根基。
课程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阅览室隆重举行。左家庄街道党群办副主任刘文佳、左家庄街道团工委团干部陈启兰、课程首讲讲师李悦冉,学校党办主任邸巧云、德育处副主任王磊、初中物理组组长张炜婷、校内导师德育处李雪嫚老师出席活动并为学员送上寄语,启动仪式由团委书记、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王颖主持,少先队干部、班干部、物理课代表等学生代表30人参与课程学习,大队委贾欣恬作为学员代表发言。
讲师李悦冉拥有多重专业资质,包括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培训师、人力资源管理师,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,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长讲师,AACTP国际注册行动学习促动师,芬兰引导协会认证CSA国际引导师,其专业背景为课程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启动仪式后,“科学种子追光季”首堂先导课正式开讲,课堂从“聆听与思考”转向“实践与创造”,为课程注入沉浸式探索活力。怀揣对科学世界的憧憬,同学们接过烫金扉页的科学手册——手册中的时间轴如画卷舒展,清晰勾勒出新中国科技征程的壮阔轨迹,同学们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,真切触摸到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脉络。
课堂上,李悦冉老师以故事为引,缓缓展开钱学森、南仁东、袁隆平三位科学巨匠的人生篇章。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,让“科学家精神”从抽象概念变为融入血脉的坚守与担当。最令同学们兴奋的是“月球基地搭建”任务,当独具个人特色的月球基地在自己手中从无到有、逐渐成型时,专注创造的成就感与喜悦溢于言表。
先导课如一扇开启的科学之门,将历史厚重、榜样力量与实践乐趣融为一体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科学魅力。作为“科学种子追光季”的新起点,课程不仅真正实现“价值塑造、能力培养、知识传授”的有机统一,更与学校少先队活动课、德育学生干部培训、科技课程探索、物理组小平创新实验室实践深度结合,进一步打通校园思政教育、干部培养、课程建设与科技实践的融合路径,让科学家精神在多场景育人中落地生根,为校园特色育人工作注入新动能。期待后续课程中,科学的种子能悄然发芽,生长出更多兼具理想与本领的追光者,助力学校播撒科学种子、培育明日栋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