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研心育课程 共育阳光心态
作为朝阳区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,6月18日上午,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承办朝阳区小学心理学科教研活动。活动聚焦心育课程实践与创新,围绕1-3年级《阳光心态》课程展开交流研讨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德育心理中心专家团队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及朝阳区小学心理专(兼)职教师参加活动。
三堂精品课 点亮心育现场
一年级,庄春妹老师创新呈现《童心童话:我们的一年级》心理课程,通过“小青蛙静坐”正念练习、时光胶囊盲盒回忆、合作绘制“魔法成长画”等活动,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回顾校园生活,通过《上学歌》手势舞提升专注力。
二年级,吴翀老师以《感恩让我们茁壮成长》为课程主题,借助绘本《春福》与“感恩词语猜猜乐”游戏,让学生在故事讨论中理解感恩的积极意义,学会用行动传递善意。
周若沙老师精心设计的《希望家园》课程,通过“希望拼图”游戏与搭建“希望家园”创作,带领学生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,深化对“希望”的内在认知。
三节课紧扣学校“自知、自律、自觉”心理课程内核,通过沉浸式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,实现“心理赋能、自主成长”的课程目标。
专家点评 深化教研实效
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展示活动结束后,三位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展示,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德育心理中心专家团队从教学风格、课程设计等维度作出精炼点评。
张群智:三位教师教学风格温婉细腻,以“润物无声”的引导方式为区内心理教师树立典范。庄春妹老师借助“魔法成长画”等绘画活动,推动学生情感抒发与自我认知;吴翀老师通过“绘本讨论——感恩行动”的递进设计,拓宽学生对感恩的理解;周若沙老师以诗性语言构建“希望家园”创作场景,激活学生创意表达空间。
杨红:课程充分展现学校心育成效:学生心理素养优秀,阳光向上的品质源于长期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。三节课理论支撑扎实,通过团队活动培养集体意识,分别深化“感恩内涵”“合作希望”等积极体验,突出复习课的总结升华价值。
荆承红:三节课为学生提供艺术化表达机会,树立自信、引发思考。学生课堂表现印证了学校日常管理的精细,为朝阳区《阳光心态》课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,推动学生以阳光心态向阳生长。